在成华东区医院门诊中,江学文主任经常被患者问到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:"肿瘤会不会遗传给我的孩子?"这个问题牵动着无数患者和家属的心。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江学文主任的专业视角,深入探讨肿瘤遗传的真相。

中医理论认为,肿瘤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病理产物。人体健康依赖于阴阳平衡、五行生克的协调运转。当长期的情志失调、饮食不节、起居无常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、气血运行失常时,就可能为肿瘤的发生创造条件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说: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只有当人体内部环境失衡时,肿瘤才有可乘之机。

以乳腺癌为例,普通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风险约为12%,而BRCA1/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风险可升至50%-80%。面对这种情况,中医主张"既病防变,未病先防"的防治策略。通过疏肝解郁、调理冲任等治法,配合规律的乳腺检查,完全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。

摄图网_602123401_中医药膳食材(企业商用).jpg

对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,中医强调"六腑以通为用"的治疗原则。保持肠道通畅,避免湿热内蕴,是预防的关键。临床常用健脾化湿、通腑泄浊的方药,如参苓白术散加减,配合定期肠镜检查,能有效阻断息肉癌变的进程。

值得关注的是,即便是遗传风险较高的胃癌和肺癌,通过中医调理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。胃癌高危人群应注意养护脾胃,避免生冷油腻;肺癌高危人群则需注重养肺益气,远离烟尘污染。江学文主任指出:"中医体质调理就像为身体修筑防洪堤坝,即使有遗传的'洪水'来袭,也能安然度过。"

在预防策略上,江学文主任给出了专业建议: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在专业机构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;制定个性化的体检方案;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;同时配合中医体质调理。临床数据显示,这种综合干预可使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降低40%-60%。

最后,成华东区医院江学文主任语重心长地说:"遗传因素只是给了我们一本生命说明书,而如何书写健康人生,主动权始终在自己手中。"通过科学认知和积极预防,我们完全能够打破所谓的"肿瘤宿命论",为下一代创造更健康的未来。